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财政局-规划计划

2017年财政工作思路和重点

来源:州财政局 发布时间:2017-03-14 00:00:00 字体大小:

 

工作思路:认真贯彻落实州委经济工作会议、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,坚守“542”发展思路,坚持能快则快、好中求快、更好更快的主基调,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,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严格财政管理监督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全力助推精准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建设,为把我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提供坚强有力保障。

工作目标:根据州委、州政府决策部署,2017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15%以上,总量突破100亿元大关;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期增长10%以上。

工作重点: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。

(一)抓收入、壮财源,全力促进经济发展。大力组织财税收入。加强财政经济运行研判分析,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,深入推进综合治税,加强非税收入征管,深入挖掘增收潜力,确保应收尽收;着重抓好易地卷烟收入均衡入库工作,时时盯紧不放,密切跟踪协调,积极汇报争取,确保收入及时足额入库。更加注重抓好收入质量,坚决杜绝寅吃卯粮、收过头税、转引税款、虚收空转等行为,坚持依法征税管费,确保财政收入没水分、有质量、可持续。突出抓好财源建设。支持扩大有效投资,大力开展项目决战年活动,抓好省政府关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有效投资、推动调结构稳增长的八条措施的对接和贯彻落实,通过上争项目资金、优化结构、盘活存量、运用PPP模式等方式,支持项目工程建设,增强财政投入拉动投资增长和财税增收的关键作用。扶持产业企业发展,综合运用以奖代补、整合资金、财政贴息、融资担保、股权投资等方式,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做大做强,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,着力构建效益明显、后续强劲、支撑有力的地方财源体系。积极开展争资上项。积极抢抓国家决战脱贫攻坚、推进同步小康的重大政策机遇,瞄准上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、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的政策导向,密切跟进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政策动向,重点围绕扶贫攻坚、少数民族地区、西部地区、革命老区、60周年州庆等多做文章、多想办法,力争更大的资金投入、更好的项目支持、更多的政策倾斜,助力全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。

(二)推改革、重创新,完善理财体制机制。认真落实税制改革。严格落实中央税制改革部署,继续推进营改增改革,妥善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。密切关注个人所得税、消费税、资源税、环境保护税、房地产税等税制改革动向,提前制定对策措施,争取地方利益最大化。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。巩固全口径预算编制成果,加大四本预算的统筹力度,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提高到22%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,取消专项收入专款专用规定,改变专项收入收多少、给多少的简单切块返还办法;收费收入、罚没收入、国有资产(资源)处置收入实行收支脱钩,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。深度推进预决算公开。按在州县财政门户网站搭建本级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,集中公开涉密信息之外的所有政府预决算、部门预决算、三公经费、政府债务、政府采购等信息。推进专项资金管理改革。深入推进“1+X”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,严格执行《湘西自治州州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》,督促各县市(区)参照出台管理办法,严格专项资金的设立、调整和撤销,规范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和执行,加强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;深入推进专项资金整合,在大幅缩减专项数量的同时,着力解决“大专项套小专项”“形整神不整”的问题。有序推进PPP模式。在公共服务领域,首先鼓励采用PPP模式,吸引民间资本参与,省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明确,对民间资本投资PPP项目给予前期费用补助,单个项目每年最高补助1000万元。在垃圾处理、污水处理两大领域,引导市县强制推广应用PPP模式,其他有稳定现金流、具备运营条件的公共服务项目,也要“强制”实施PPP模式识别论证,鼓励运用PPP模式。在农村基础设施领域,积极引导推广PPP模式。推进扶贫开发基金实质性运作。按照“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,科学决策、防范风险”的原则,加快扶贫开发基金运作步伐,力争年度运作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以上。抓好其他重点改革事项。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,加快推进财税信息综合平台建设;积极支持参与第二轮即非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;加快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全覆盖,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;支持参与国企、社保、教育、卫生、金融、司法、商事等其他领域改革。

(三)强保障、补短板,促进城乡协调发展。推进精准扶贫攻坚。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十项工程,扎实做好“公共服务保障工程”牵头协调工作,着力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,加大风险补偿和财政贴息力度,整合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、住房保障、生态扶贫等方面资金60亿元以上,多渠道增加精准脱贫资金投入。加大社会保障力度。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,将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420元提高到450元,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45元提高到50元;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;继续提高农村低保户、优抚对象补助水平,健全农村“三留守”人员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;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创业政策,全面推进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;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,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;稳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资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。做好教育“四大工程”收官工作,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,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,实现贫困生救助全覆盖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支持县级医院、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。支持实施精品创作和演艺惠民工程,加大对文物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历史文化名城、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。支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,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积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,继续支持农业特色产业精品园、标准园、示范园建设,支持食品农产品示范区创建工作,支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,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保险,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政策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。支持开展生态修复、城市修补“双修”工程,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。全力支持“美丽湘西”建设和开展城乡同建同治,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建设,推进“美丽乡村”建设,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,推进“绿色湘西”工程,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新的改善。

(四)提绩效、防风险,强化财政监督管理。着力提升预算执行效率。加快上级补助和本级预算资金拨付下达,加快资金审核拨付,优化资金拨付流程,加强预算执行分析和跟踪督促,提高预算支出的执行效率。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,及时调整用途,避免资金沉淀。全面清理财政存量资金,将结余结转资金收回财政统筹使用。加快使用收回的存量资金,避免形成二次沉淀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,严格控制三公经费,压缩会议费等非急需、非刚性支出。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。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,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,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债券工作,认真落实风险预警、应急处置及考核问责的监管机制。规范政府融资举债渠道,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,在运用PPP、政府购买服务、政府投资基金等新型政策工具过程中,严禁以保底承诺、财政担保、回购安排、明股实债、虚假协议等方式变相融资、违规举债,规避和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。加大财政综合监管力度。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,加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和第三方绩效评价,加大评价结果转化运用力度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,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,强化资产从配置到使用、处置的全过程监管。加强财政投资评审,加强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,逐步建立覆盖主要支出领域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。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,进一步优化流程、提升效率、加强监管,构建规范透明、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交易市场。加强财政信息化建设,结合财政改革需求积极推进财政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,进一步提升财政专网网络防御能力,运用信息化技术力量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、规范化、精细化水平。加强财政监督力量,创新财政监督方式,加大对财政收入质量、财政政策落实、财经纪律执行、重大资金使用、政府债务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,确保财政运行安全、规范、有序。推进内控机制建设。梳理财政财务各项工作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,研究确定各个环节、各个岗位上的权力风险点、管理风险点,探索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。

(五)增素质、强本领,狠抓财政队伍建设。加强学习,服务大局。领导干部坚持带头讲学习、讲大局、讲团结、讲和谐,增强整体合力,提高依法理财、科学理财、统筹兼顾、服务民生的能力。组织广大财政干部加强政策理论学习,熟悉财政政策和财经理论,精通财政业务,真正成为理财的“行家里手”。狠抓落实,提高效能。进一步改进作风,反对空谈、强调实干、注重落实,切实为基层、企业和广大群众搞好服务;进一步加强效能建设,优化办事流程,减少中间环节,提高工作效率;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,坚持高标准、严要求,明确目标,落实责任,以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,抓好工作落实。严守纪律,廉洁理财。切实加强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,强化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,严格执行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》等党纪党规,坚决按照法律法规政策办事,做到守纪律、讲规矩、遵法规、管好钱、用好权。

 

相关文档: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
关闭 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