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湘西州聚焦“转方式、调结构、增效益”,把产业园区作为实施项目带动、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地,打出财政“组合拳”,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开发建设,力促产业园区加快了扩能增效、提质升级步伐。2015年上半年,全州园区固定资产投资、技工贸收入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,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%、6.3%和19.8%,新开工建设标准厂房55.5万平方米,新引进入园企业30家,园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。
一是加大财政投入,保障园区发展动力。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,采取调整支出结构、申报项目、上争资金、整合资金等措施,积极筹资集资,加大投入,支持产业园区加快建设。2014年,争取上级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、推进新型工业化、“135工程”建设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标准厂房建设等多项资金,用于支持产业园区建设。同时,按照“集中财力办大事”的原则,突出重点,整合资金,集中财力支持标准厂房建设,根据《关于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加快实施“73”计划的意见》(州政发〔2015〕6号),2015-2017年,州每年将筹措专项资金1亿元以上,三年筹措资金3亿元以上支持园区标准厂房建设,其中,2015年整合财政、发改、农开、经信、科技等8个部门14项专项资金1.05亿元。
二是创新支持方式,提升园区发展效力。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“四两拨千斤”的引导和放大效应,积极推进资金支持方式创新,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,由无偿投入向引导投入转变,由直接对项目投入向以奖代投转变,提升支持效力。2014年,州财政对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新增土地储备两项工作采取“以奖代投”形式进行补助,共补助资金149万元。《关于推进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加快实施“73”计划的意见》明确,州筹措的专项资金3亿元,按照“谁投资、补偿谁”原则,通过竞争性立项给予奖励性补助;同时,鼓励各县市区根据财力情况设立工业地产建设发展专项资金,重点支持工业地产项目建设,对在建工业地产项目通过投资补助、贴息、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适当补贴;对标准厂房建设项目,比照省、州重点工程建设相关政策,对符合减免政策的事项,按规定减免费用。
三是搞好服务协调,扩充园区发展载力。积极支持产业园区项目建设,优化项目资金拨付流程,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,尽快使资金发挥效益,促成项目早建成、早投产、早收益;实时跟进和掌握项目进展情况,加强对项目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,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强化绩效评价成果运用,确保资金用到实处、发挥效益。积极支持入园企业发展,认真落实“营改增”、税收减免、清费降标、财政贴息、融资担保等优惠政策,搞好涉企政策服务协调,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府给予的优惠财政政策,着力为入园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财税环境。
四是理顺体制机制,增强园区发展活力。湘西经济开发区是湘西州起步最早、基础最好、发展最快的产业园区建设战略重地,为促进湘西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,州财政支持湘西经济开发区于2011年建立了一级财政,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,并按政策规定实行单列转移支付;政府债券资金、比照县市单列安排;基层政权资金、财源建设资金等给予重点倾斜;凡省及以上安排到州内的有关项目资金、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安排,与县市同等对待。由此,进一步理顺了湘西经济开发区的财政分配关系,进一步增强了湘西经济开发区发展活力,促进了湘西经济开发区又好又快发展。